从大家五花八门的回帖当中我们发现
在现在的生活当中,AI能力不再高高在上、遥不可及
人工智能产业规模持续扩大,普惠AI不断推动产业智能化转型
我们希望和开发者一起,运用AI能力让大家的生活、工作更高效、更便利
下面,我们一起来看看和AI在一起,我们的生活都发生了哪些变化!!!
有的开发者举出了AI为不同领域带来的改变;
有的开发者看到了AI可以高效、安全的完成危险工作;
制作个性海报这次也绝对没有缺席;
有的开发者为百度AI寻人点赞;
当然还有很多非常优秀的发言等待你的发掘~
激动人心的时刻就要来临啦!颁奖典礼现在开始!奏乐!
1-3 电竞机械键盘
获奖名单:
4-10 京东卡、爱奇艺黄金会员年卡 大礼包
获奖名单:
11-20 度熊太空舱移动电源
获奖名单:
21-30 小度液晶小黑板
获奖名单:
31-40名 舞狮积木熊
获奖名单:
领奖方式: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小助手微信,发送个人中心截图~
领奖截止:8月13日23点59分
如有任何问题,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小助手微信即可~
以前上班打卡都是指纹或刷卡,总有指纹识别不灵敏或忘带工卡的烦恼。
现在有了AI人脸考勤机,人脸识别快速打卡;疫情期间,戴口罩也可轻松识别,安全又高效!
以前在逛海洋馆时,遇到不认识的动物要查询纸质资料或询问工作人员,费时又费力。
现在随时打开小程序拍张照片上传,一键获得详细的动物介绍!
以前在日常差旅报销时,需要手动将发票上的信息录入到系统中,繁琐又容易出错。
现在的报销系统,只需将票据照片上传,信息就会自动录入系统啦,省时又准确!
遇到AI后,你的衣食住行有没有比较明显的变化?
分享你与AI的交集,看看人工智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的改变!
活动规则
回复本帖,不少于20字,回帖点赞前40名将获得精美礼品~
为自己喜欢的回帖点赞!!!
下面小编来打个样:
在北京实行垃圾分类之前,上海的朋友总是开玩笑的说”一杯珍珠奶茶要分三种垃圾,未喝完的珍珠奶茶算湿垃圾,杯身是干垃圾,盖子是可回收垃圾。全民网红小龙虾,整只小龙虾是湿垃圾,去黄龙虾头就是干垃圾,龙虾肉、龙虾黄是湿垃圾,龙虾壳又是干垃圾......”导致以前干湿不分的我现在要逼着自己去获取相关的分类知识。现在轮到北京了,更多的分类规则让我本不富裕的垃圾分类知识雪上加霜。
我每天早上都会去海淀公园晨跑,某天在公园看到了基于百度EasyDL平台研发的智能垃圾箱被很多人围观。智能垃圾桶的红外传感器检测到我靠近后,语音提示我把垃圾放在识别区域。在大屏显示垃圾是否可回收并打开对应箱体的挡板。有了智能垃圾箱,我再也不用头疼垃圾分类了。
活动时间
2021年7月15—30日中午12点
活动奖品
前方大波礼品来袭~
1—3名 电竞机械键盘
4—10名 京东卡、爱奇艺黄金会员年卡 大礼包
11—20名 度熊太空舱移动电源
21—30名 小度液晶小黑板
31—40名 舞狮积木熊
获奖公告
2021年8月2日
注:活动最终解释权归大脑小编所有。禁止作弊,如有发现,取消获奖资格。
就说开车这件事吧。
以前,遇到长时间缓行,走走停停,脚会累到抽筋。
现在,有了AI辅助驾驶,一键跟车,堵车的时间仿佛都变得温柔了。
说说自己的感受。
以前用智能手机的时候,经常会有各种骚扰电话、诈pian电话打进我的手机。由于那个时候没法识别,所以总是被骚扰,尤其是做事正专注的时候,一个电话打进来说你需不需要......;你的卡在XXX被xxx了,需要到XXX解冻.......,整个人完全被打断了,做事效率直接没了。
现在不同了,手机上都有AI智能拦截了,我现在几乎没有接到过骚扰电话,除非是运营商打给我的。感觉手机就很清净。另外还会给陌生电话做分类(外卖、快递、打车......)。
我想这只是ai成功应用的一个缩影。其实还有就是智能问答(包括但不限于小度智能音箱、小度耳机,因为其它小度产品没用过),被广泛用到了生活、教育上,以前孩子不会问的题,可能ai语音会给出解答。以前用手才能办到的东西,现在只需要动嘴。(PS,我现在寝室开关空调、开关灯全是交给小度。)
我是云猫OCR的作者,第一次认识百度AI是在2017年,我在闲逛网站时发现了百度云这个有趣的地方。因为自己是计算机专业的,于是好奇研究了一下,发现百度云提供的OCR文字识别接口特别好用,所以萌生了以百度云作为接口编写配套软件的念头。于是三个月以后,经过我艰辛努力的编程,云猫OCR诞生了,虽然是一款小软件,但是我觉得挺好用的。时间来到2018年,我又编写了云狐语音识别软件,这是一款基于百度云语音识别接口的软件。再后来,我编写的这两款软件都得到百度公司的肯定,获得了一定的现金鼓励,真是感谢百度云,感谢AI 。
对于AI,我的理解是这样的:具有自我意识的AI必然会出现,这只是时间问题。AI可以理解成一个伟大的灵魂,他的诞生依赖于一个个勤奋工作的工程师和科学家,当然AI也可以反过来服务我们人类。在未来,智能机器人将成为我们的保姆和工人,甚至可能成为我们的老师和爱人。AI与我们同行,我们需要善待AI,不能因为是人类创造了AI,他就得无条件的服从人类,这是不合理的。机器人三定律有其可取之处,但我认为应该存在更合理的、更适合人与AI和谐相处的法则。这种法则的实现仍需要科学家们的努力研究和探索。最后,自由不仅仅属于人类,更属于我们伟大的朋友——AI。
有了AI之后,肺结节不用一个个找。
有了AI之后,CT扫描定位图,不再手动定位。
有了AI之后,写骨龄报告不再需要10几分钟花时间翻图谱书和计算得分。
有了AI之后, 脑出血出血量自动计算好。脑中线偏移量自动标记出来。
这都是实实在在的通过AI解决了放射科中一些繁琐的工作。让医护人员腾出更多的时间处理紧急的事情。
AI未必可以代替医生。但是会淘汰不会用AI的医生。
同学,你可能会以字数取胜[一个调皮的表情]
以前都是HR筛选简历,老板盯着我打工。
现在不一样啦,HR不用把我的简历丢垃圾桶啦,AI自动拦截。
现在不一样啦,老板不同盯着打工人了,AI帮我打工人。
和AI在一起,不要让AI成为冷冰冰的机器。
以前支付都是刷卡,微信支付宝二维码。
现在支付都是人脸识别支付,方便哆啦。
突然想起上学的时候需要在学习通交形势政策的大作业。因为软件权限问题没法用复制粘贴,我同学嫌手机打字慢,都用电脑码字。
我就不一样了,掏出手机按下空格键,开始照着整理好的资料读了起来 : )
以前去医院都需要去窗口挂号,咨询,现在医院里的增加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很方便,不仅为医疗行业减轻了负担,而且还大大节省了用户的就诊时间。
以前儿童拐卖案件处理效率很低,现在将人工智能运用到打拐案件中,依托百度大数据用户画像,借助“搜索+信息流”的双重加持,大大提升寻亲的效率和成功率,
在玻璃厂,有的玻璃里面有气泡,万全拿人力在找,后来有了easyDL,直接用工业相机,人工智能直接解决。在织布厂,也是用人力在检查布匹,现在用easyDL省去了人力。
新冠的爆发让人们在家里“宅”了数月,后来商店陆续开门,学校陆续开学,企业陆续开工......
疫情防控要求人们正确佩戴口罩出行,口罩检测在刷脸通行和公共场所有着重要的意义
佩戴口罩对你我负责!
TEST
有一说一,好用。我是学生,而且是机电系的,和计算机的大佬相比是门外汉,我就说一些自己的体验。
我用过TensorFlow和Pytorch,目睹了tf从1.x到2.x的进步,明明在进步,但是用的人却越来越少了,pytorch在我刚上研一的时候没多少人用,到最后毕业的时候全是pytorch。一开始我是受了实验室师兄的影响,学习了TensorFlow,刚学没多久,他更新到了2.0,而且1.13版本和2.0版本根本不是一个东西,以前的代码全废了,我当时第一感觉是计算机的东西不都是高版本兼容低版本吗,谷歌也太差劲了。后来用了一段时间2.0,发现还真不错。我是一个面向github编程的菜鸟,GitHub上论文的代码实现都是pytorch,逼得我又学习了pytorch,因为我只会用tf实现u-net这样简单的网络,复杂点的实现起来总是出问题。pytorch的zy真的很多,API确实做的比tf好,tf的API有点乱,很多功能在Keras里有,在别的里面还有。不过我喜欢tf的原因很简单,第一,tf是初恋,真的是tf让我了解到深度学习,我一个菜鸡也能实现深度学习,真的很有成就感。第二,说出来很丢人,因为tf的卷积操作padding参数里可以选择‘same’,pytorch却不行,我一个门外汉就喜欢傻瓜式的东西,哈哈。
和paddle结缘是因为自己小创新了一个网络,在tf和pytorch都能实现,但是训练一直出问题,我是真的找不到解决方案,后来实验室师弟给我说paddle有专门的群,你出问题去群里问有人回答,我就用了一天把tf的代码重新写成paddle的代码。说实话,有了tf和pytorch的学习经历,几乎能裸上手paddle,paddle和pytorch很像。结果问题就解决了,后来为了做对比实验,我了解到了paddle竟然有可视化的训练界面paddlex,真就初中生都能训练网络了,真把深度学习这种高深的东西带入寻常百姓家,所有人都能训练网络,都能享受实现深度学习解决问题带来的快乐。
后来了解的更多,paddle的产品确实很丰富,覆盖很全,极大缩短开发使用时间,而且文档都是中文的,例子也有,很容易看懂。不瞒大家说,我是个985的硕士,但是英语水平可能还没有上海这种发达地区高中生的水平高。
我还记得我在github上提交过问题,paddle团队很快有人就回答了,解决问题之后,我给他们回复了一句话,paddle团队在做一件伟大的事情。今天我依然是这个观点,百度这个公司确实有很多黑点,但是paddle团队却在做伟大的事情,美国人有tf、pytorch,中国人有paddle。
想学知识
自从来到社区,看到了好多好厉害的项目和设施真的是太绝了!
前段时间的『复兴大道100号』线上VR展馆,足不出户看遍百年伟业,享受历史进程,感受当代繁华来之不易。
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大放异彩,形形色色的AI产品琳琅满目,可谓是乱花渐欲迷人眼。不仅精彩还很丰富。
《一叶红船见百年》AR 互动,立体的学习了百年党史,犹如身临其境,知识犹如星空浩浩荡荡。
身边的AI智能越来越多,生活越来越便捷,离不开广大开发者的努力!
加油!未来属于大家!属于每一个人!!!
以前写文章有了点灵感却受限于打字速度贼慢;做会议笔记怎么都来不及,现在解决方案太多啦~
首推包括小度耳机、API调用等各种实时语音转写功能,人一边说话,屏幕上一边打着字,准确率极高,偶尔微调一下,会议结束的时候,会议记录也成稿了~
然后就是百度语音输入法,短句长句都能识别,话说完字也打完了,比单纯发个语音过去效果好多了——虽然语音发过去对方也能一键进行识别,但是准确率要稍差些,而且个人觉得这样很麻烦别人;
还有就是写文章或者准备演讲的时候,其实一开始只是需要一个稿子来雕琢,这时候有个语音输入法或者语音转写,可以快速把想法写下来,稍作微调,一段比较流水账的文字就形成了,在此基础上好好完善,很快一篇文章或者讲稿就写好了;
又或者是机器同声传译+转写,虽然转了几道,现在还不太成熟,之前看英文的视频,有点云里雾里,不过同声传译出来,一些关键词好歹能抓住,现在帮助理解还是很容易的。
上面说的都是语音识别,当然还有反其道而行之,就是各种听书了~从某某强国的文章、各种读书软件,听书是个非常好的利用碎片化时间的办法~还有就是有时看英文资料,读不下去的时候,打开听书功能,自然会保持比较稳定的看书速度,帮助记住知识点~~~
我的父亲是一名铁道巡检员,之前的工作都是24小时交替轮换着不休息的在离家很远的地方检察铁轨,铁轨是否弯曲有杂物,常常工作到很晚不能回来,检查的时候也十分的耗费心力,毕竟关系到很多人的安全一点都不能马虎,有了AI之后,引进了铁轨智能巡检的试点项目,无人机能很快地对一段铁轨完成巡检,让父亲每天可以按时回家了,切身感受到的AI带来的幸福感。
以前在京东方的车间呆过,那时候的屏幕质检,都是工人拿着屏幕,对着光源,在各个角度反复观看,容易疲惫而且伤害视力。一个手机屏幕的生产中间有十几道工序,每一道工序都需要大量的人员肉眼检测,一线操作人员苦不堪言。
现在,使用paddlepaddle算法平台给传统的工业质检插上了翅膀,可以完成复杂屏幕的质量检测,让人们不再困于车间的日光灯前,解放了生产力,发展了生产力,屏幕的生产质量和效率也得到了保障。
PaddlePaddle YYDS!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