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AI 计算架构升级,提供百万 TOPS 的算力
人工智能算法能力快速提升,对算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。面对即将到来的 AI+5G 时代,计算将无处不在。
百度大脑全新的 AI 计算架构,通过芯片、连接、系统和调度的协同设计和技术创新,提供百万 TOPS 的强大算力。与此同时,芯片之间、系统之间、设备之间的互相连接,将不同场景中的计算连接在一起,产生更大的计算力。
2. 打造 AI 控制、低 PUE 的云计算中心
百度在建的云计算中心将拥有超大型神经网络、超大规模高性能计算集群,其基础设施技术架构世界领先,是数据中心领域首个供电、制冷全分布式预制化数据中心。
基于百度飞桨研发的 AI 控制系统,设计年均 PUE 1.15,基础设施能耗降低70%,每个可用区每年节电超过2亿度,相当于10万户居民一年的用电量。
百度打造智能经济时代的新型基础设施步伐正在加快,支持百度 AI 发挥更大的创新能力和社会经济价值。
百度阳泉智能云计算中心
3. 百度昆仑云服务器上线
2019年12月,基于百度自主研发的中国首款云端全功能 AI 芯片“昆仑”的云服务器正式上线,百度昆仑云服务器为企业和开发者们提供超强的 AI 推理和训练性能,加速 AI 技术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的步伐。
百度昆仑云服务器在150瓦功耗下能带来260万亿次定数的 AI 运算,提供 512GB/s 的内存带宽;提供完整的开发工具链,支持用户使用 C/C++开发算子,具有很好的可编程性;提供一套图编译框架 XTCL,能够支持百度飞桨、TensorFlow 和 Pytorch 等主流深度学习框架;支持语音、图像 NLP 等不同的算法模型,其中 ERNIE 模型的性能是 T4 GPU 的三倍以上。
4. 百度鸿鹄芯片量产,专为远场语音交互打造
今年7月,百度发布了专为远场语音交互打造的百度鸿鹄芯片。
鸿鹄芯片的设计,变革传统芯片设计方法,遵循“软件定义芯片”的全新设计思路。
该芯片采用双核 HiFi4 架构,2.8M 大内存,台积电 40nm 工艺,在此硬件规格上,100mW 左右平均工作功耗,即可支持远场语音交互核心的阵列信号处理和语音唤醒能力,将为车载语音交互,以及智能家居等场景带来更大想象力。鸿鹄芯片流片的同时,即实现了量产。
5. “量脉”实现量子软硬件连接
量子计算被认为是未来计算技术的心脏。
2018年百度成立量子计算研究所,开展量子计算软件和信息技术应用业务研究,致力于量子信息科学中量子技术的研发和储备,重点关注量子架构、量子算法、以及量子人工智能应用。
2019年,我们研发出国际领先、国内第一的云上量子脉冲系统“量脉”,可将量子计算软件指令(逻辑门)转换成控制量子硬件的脉冲序列,算法性能较同类工具实现成倍的提升,是实现量子软硬件连接的关键桥梁。
百度20年的任务也很艰巨
第一步都很关键
从0到1确实很不容易
AI everywhere
未来百度会成为算力公共平台
百度基础设施规划非常好
算力平台是AI的基础